自笑登临脚力微,也携藜杖叩山扉。禅僧入定浑无语,野鸟知还亦倦飞。
一塔近天铃自语,千峰蘸水石空巍。何当快整东归棹,帆饱东风数过矶。
登南塔。元代。王都中。 自笑登临脚力微,也携藜杖叩山扉。禅僧入定浑无语,野鸟知还亦倦飞。一塔近天铃自语,千峰蘸水石空巍。何当快整东归棹,帆饱东风数过矶。
(?—1335)元福宁人,字元俞,自号本斋。世祖时以父荫,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、平江路总管府治中。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。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,皆不敢欺。后历仕四十余年,多有善政。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。有诗集。 ...
王都中。 (?—1335)元福宁人,字元俞,自号本斋。世祖时以父荫,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、平江路总管府治中。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。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,皆不敢欺。后历仕四十余年,多有善政。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。有诗集。
赠老医。明代。王恭。 卖药囊中况有钱,长桑亲诀旧曾传。心知肘后岐黄秘,老向人间草木年。杏满香林澄夕露,桔垂秋井漾寒泉。祗今黄发青山里,无那看云日醉眠。
一枝山房见新月。清代。谢道承。 墙角光仍隐,檐牙淡欲流。葛衣凉似水,板屋静于秋。山鬼吊灯暝,林鸦绕树幽。关河同一照,惆怅此淹留。
一丛花。清代。陆求可。 六花堆积满乾坤,一色更无痕。但分山水高低处,与林庐城郭江村。蜡屐扶筇,印生屐齿,回首失柴门。不知明月照黄昏,步步踏瑶琨。谁怜东郭先生苦,偶行吟、露出鞋跟。莫笑孙康,读书相映,不复问饔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