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眼望龛赭,潮头如雪白。搔头发种种,潮色满巾帼。
蹉跎十二岁,一脉未亡魄。龙函润生雷,当暑启旧册。
犹如面中丞,委蛇退公隙。问儿今何为,名在象胥籍。
钱塘县官酣,云即寿母席。狂簪榴花归,更助醉面赤。
儿心岂不亟,重以万山隔。
寿吴淑人七十。明代。罗玘。 举眼望龛赭,潮头如雪白。搔头发种种,潮色满巾帼。蹉跎十二岁,一脉未亡魄。龙函润生雷,当暑启旧册。犹如面中丞,委蛇退公隙。问儿今何为,名在象胥籍。钱塘县官酣,云即寿母席。狂簪榴花归,更助醉面赤。儿心岂不亟,重以万山隔。
罗玘(1447年-1519年)字景鸣,号圭峰,学者称圭峰先生。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。成化二十二年(1486年),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,进侍读。著有《圭峰文集》《续集》《类说》《圭峰奏议》等。 ...
罗玘。 罗玘(1447年-1519年)字景鸣,号圭峰,学者称圭峰先生。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。成化二十二年(1486年),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,进侍读。著有《圭峰文集》《续集》《类说》《圭峰奏议》等。
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。元代。方回。 七里南山边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旧榷界,双桥酒有声。身老友朋尽,事殊时代更。茅店迷处所,饮徒眠九京。
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。宋代。李之仪。 十年采石寄漂蓬,广济虽名寺亦空。将为新来有消息,依前山不结蓬笼。
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郑廷鹄。 窈窕见深谷,山门郁穹窿。高台何崔嵬,翠壁增长松。攀萝一登眺,新享报成功。嗟余始行役,夙心寄雕龙。徘徊咏高调,千载闻清风。
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二十。明代。方献夫。 先生身外固无求,帝问何尝间隐幽。洛下当年遗盛事,乘传犹得赞谋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