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人读书不识字,下笔淆讹十三四。许徐训诂自分明,争奈人都不省视。
昔者吾友戴敬夫,磨砻字学天下无。予少窃闻其绪论,虽知梗概心犹粗。
中年奉教萧尺木,尺木篆隶精且熟。每与予言辄终夜,字学稍知其节目。
平生结交多俊民,此道茫昧恒失真。何期晚遇汤元翼,奄有二子成三人。
犹记鲁江同作客,颇领微言恨匆迫。别来十载梦魂劳,老去重逢须鬓白。
闲时缓步过吾庐,相对惟应话六书。秦汉晋唐体多变,那能贯穿为发摅。
当时戴萧所未悉,今日询君得其实。我亦著书曰蒙求,乞君釐正方成帙。
赠汤岩夫。清代。方文。 今人读书不识字,下笔淆讹十三四。许徐训诂自分明,争奈人都不省视。昔者吾友戴敬夫,磨砻字学天下无。予少窃闻其绪论,虽知梗概心犹粗。中年奉教萧尺木,尺木篆隶精且熟。每与予言辄终夜,字学稍知其节目。平生结交多俊民,此道茫昧恒失真。何期晚遇汤元翼,奄有二子成三人。犹记鲁江同作客,颇领微言恨匆迫。别来十载梦魂劳,老去重逢须鬓白。闲时缓步过吾庐,相对惟应话六书。秦汉晋唐体多变,那能贯穿为发摅。当时戴萧所未悉,今日询君得其实。我亦著书曰蒙求,乞君釐正方成帙。
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 ...
方文。 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
感寓 其十。明代。童轩。 丹山出异鸟,文采光陆离。高飞薄霄汉,虞网巧空施。昔当有虞氏,此鸟曾来仪。一鸣恊韶乐,千载应昌期。回观百鸟群,喧啾竟何为。
答真阳周绍稷。明代。皇甫汸。 滇徼辞官老更休,河阳试宰仕初优。春前剖鲤传书至,天上乘凫伫舄游。想见仪容劳北海,犹闻涕泪洒西州。茂陵遗草君收取,他日应逢使者求。
从驾观讲武诗。南北朝。庾信。 校战出长杨。兵栏入鬬场。置阵横云起。开营鴈翼张。门嫌磁石碍。马畏铁菱伤。龙渊触牛斗。繁弱骇天狼。落星奔骥騄。浮云上骕骦。急风吹战鼓。高尘拥贝装。骇猿时落木。惊鸿屡断行。树寒条更直。山枯菊转芳。豹略推全胜。龙图揖所长。小臣欣寓目。还知奉会昌。
金陵八咏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台。明代。顾璘。 古台开士说金经,传道天花落紫冥。广舌不来尘海变,春风唯见草青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