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灵时童谣

桓灵时童谣朗读

举秀才,不知书。

举孝廉,父别居。

寒素清白浊如泥,

高第良将怯如鸡。

译文

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。

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。

被选拔为寒素、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,

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。

注释

秀才:汉代为举士的科目,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。

察:选拔。

孝廉: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。“孝”指孝子,“廉”指廉洁之士,后来合称“孝廉”。

寒素: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出身清贫。

清白: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为官清廉。

高第: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。一说指出身豪门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叶桂刚 王贵元.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: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1993:34-35

2、刘岳松,邹芳村,王海涛.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:广西民族出版社,1989:115-116

桓灵时童谣创作背景

  汉武帝元光元年(公元前134年),命令郡国举孝、廉各一人,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。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,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,外戚、宦官交替专权,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,出现公然“卖官”的事。这首童谣,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叶桂刚 王贵元.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: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,1993:34-35

猜你喜欢

浮云聚散复西东,此处容君一线通。

全体露时如不领,问君何日解相逢。

()

洞庭孤月在,秋色望无边。零露积衰草,寒螀鸣古田。
茫茫区中想,寂寂尘外缘。从此悟浮世,胡为伤暮年。

()

红烛离堂酒半醒,骊歌今夕若为听。故人好是身随桂,浮客空嗟迹类萍。

花屿晚钟湖上别,凤台春树梦中青。应知昼绣长林下,白首还来到玉瓶。

()

西风偷换鸣蝉树,綀襟嫩凉先怯。淡霭沉山,稀星堕水,秋阔天容如抹。

瑶宫片月,映深碧层霄,洞然莹彻。万景昏冥,世间惟此最高洁。

()

对酒拂吴钩,光随湖水流。

碧寻堤上草,红落竹边楼。

()

迢递长河路,解维日暮间。云横城北树,花落水西山。

出浦呼风疾,停篙放溜间。星宵何处宿,前去是江关。

()